年内官宣25例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再提速-云顶集团3118acm
国企改革三年结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继续提速。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披露25起股权激励计划,较2021年同期的18起增长38%其中,国有央企和地方国企分别公布了7起和18起案件值得注意的是,多期激励大幅增加,占比44%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股权激励是符合国企深化改革要求的市场化工具,多年来产生了一定的激励溢价今后要在方案设计,考核目标,动态调整等方面加大适应度,提高激励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纳税时点,税率,加速行权会计处理等税收配套政策
或者进一步提振各种元素的活力。
日前,鲁西化工发布公告称,正式向276名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授予1609.8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9.49元/股,首次授予日为2022年5月11日。
同时,八一钢铁宣布实施股权激励今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新增股权激励计划7项除鲁西化工和八一钢铁外,宝山钢铁和中国联通的方案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准,高鸿股份获股东大会通过,西藏矿业和中烟化工为董事会方案根据公告计算,7家央企共涉及约11068项激励措施
地方国企更为活跃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5月13日,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5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18份由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布从计划进展来看,目前已实施7个,当地sasac批准3个,股东大会批准4个,董事会计划4个
安翰威特咨询指出,伴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企一方面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另一方面也在进一步适应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股权激励是国有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市场化路径下的主要探索之一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据上海郑融咨询统计,自2006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发布以来,2019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数量从11条稳步增长至49条2020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指引》发布,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政策指引和实践指导2021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明显提速,全年公告数量达到97条,其中超过一半在第四季度发布
过去半年,上市国企股权激励加速,主要受两个因素推动一是三年行动已进入收尾阶段,改革任务中涉及激励机制建设的部分需要尽快落实二是疫情影响下,迫切需要国有上市公司激发企业发展活力通过股权绑定核心人才,可以激发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企业整体财务绩效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分析
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计划要求,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要对出资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况进行梳理评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有序推进在sasac今年要突出的六项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要充分利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扩大政策覆盖面和应用深度
业内人士预计,在政策和监管部门的引导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
多激励攀登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事实上,股权激励正在国有企业的治理体系中稳步扎根。
记者注意到,在初步方案之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国企实施了多期方案统计显示,2020年和2021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公告数量大幅增加,今年新增的25家公告中,有2家央企和9家地方国企有二期或三期计划
以宝钢为例,其在2014年,2017年,2022年1月三次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约7.17亿股限制性股票,涉及3200多人截至5月13日收盘,宝钢最新市值约为1351亿元,是6家上市钢铁央企中唯一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企业
这反映了前期实施激励的有效性,以及股权激励在优化国有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股权激励计划的发布,对于公司投资价值的转移和认可,以及自身质量的提升,都有明显的助推作用股权激励计划的多阶段持续滚动实施,一方面保证了合格员工的有效参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企业长期激励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但在激励工具的选择上,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对单一,主流仍是限制性股票,尤其是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今年新披露的25个方案中,2个是期权,1个是第二次限售股,22个是第一次限售股
国有上市公司性质特殊,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必须特别注意激励与约束的平衡相对于期权和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至少可以打五折授予,这是最早使用的股权激励方式,容易复制和借用此外,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在授予阶段需要全额出资,比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对员工的约束力更大,更有利于加强员工与国企的约束效应刘兴国说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第二只限制性股票在授予阶段不需要立即投入,激励对象可以等到满足行权条件后,再按授予价格买入。
第二类限售股在投资时机,定价,限售期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其激励作用更强目前仅适用于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今年公告激励计划的新风景是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因此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但大部分国企在主板上市,暂时无法采用上述央企内部人士表示
清华大学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指出,与以往的激励政策相比,国有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和政策边界更加明确上市国企实施激励后,实践效果良好,财务指标明显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可以预见,伴随着政策的创新性和灵活性逐步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水平将进一步改善
适应性有待提高,期待更科学更动态
股权激励强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改善了上市公司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机制一套现实的股权激励方案能够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是企业留住人才,发展壮大的必备利器
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股权激励涉及人力资源,财务,金融,法律等多个方面,政策性强,专业性高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阻滞
如何疏通和解决问题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给出了建议
——精准制定激励计划要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个性化方案,严禁照搬法律条文要合理界定激励对象,区分历史贡献和未来潜力,坚持公平公正,避免搞高级大锅饭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如高层管理人员,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等,要充分考虑需求差异,灵活匹配差异化激励方式,防止适得其反
——科学评估考核目标绩效考核要系统全面,涵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要以与绩效长期挂钩为方向,具体目标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脱离实际,要在挑战性和可行性之间做好平衡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和薪酬体系,进一步拉通日常薪酬和股权激励收入,统筹激励投入
——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伴随着股票仓位和循环激励的变化,员工持股要伴随着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经营状况和个人贡献的变化而动态调整,避免固化和僵化要建立健全股权内部流转和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并充分细化相关情形的处置方式和程序,防范会计,税务,工商等方面的法律风险,最大限度地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股权激励的效果取决于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改善和市场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前述央企人士建议,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资本市场的规范性同时,他要求进一步明确财政和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比如,是否可以将纳税时点调整到激励对象实际转让相关股权的日期,是否可以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叠加,是否可以取消股权激励的主动终止,仍然需要确认加速行权成本的会计处理要求
日前,上交所组织了央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专题培训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改革是服务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在证监会的指导下,积极与sasac,税务,工商等部门对接,推动股权激励制度不断完善
事实上,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来说,股权激励本身也是一个难题——激励不足违背初衷,过度激励可能导致国有资本流失和利益受损。
所以,在论证方案时,要格外严谨如何兼顾法律政策背景和公司发展规划,制定合适高效的激励方案,并在员工中产生积极效应,是对企业管理层的考验周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