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xx媛”背后绝不仅是性别对立-云顶集团3118acm
“xx媛”背后绝不仅是性别对立
如今的网络社交平台好像被各种“媛”占领了。口诛笔伐之下,不少人的现实生活也受到波及。从沸沸扬扬的“xx男”事件,到愈演愈烈的批“媛”行动;从扎堆爆肝顶热搜,到动辄给人贴标签……网络不同群体之间的对立和撕裂,正从隐性走向显性。当情绪和观点走在真相的前头时,我们如何才能不被傲慢和偏见裹挟?
批“媛”与“猎巫”
“媛”,本指姿态端正、品德美好的女子。在新拜金主义影响下,“媛”在部分群体的价值观里却成了矫揉造作甚至低俗淫荡的代名词。一场互联网批“媛”行动徐徐展开,成了自媒体新的流量密码:
比如,在运动会上穿着短裙表演,被称为“舞媛”;生病住院了还敷面膜化妆,被称为“病媛”;在健身房锻炼对镜自拍,被称为“健身媛”;穿着打扮精致地去餐厅吃饭拍照,被称为“饭媛”;还有“菜场媛”“工地媛”“程序媛”……一旦真相被澄清,泼出去的脏水却收不回,对当事人的伤害难以估量。
不可否认,这些“媛”里确有为了博眼球以期流量变现的“妖孽”,但更多是“被媛”的无辜女子。部分被误伤的人,从互联网批“媛”行动中感受到了中世纪欧洲“猎巫行动”的恐惧,认为这种大范围的无差别网络攻击会进一步挤压女性群体的独立尊严与生存空间。
“有罪推定的攻击,口诛笔伐的火刑,曝光各种隐私,让其社会性死亡……盗一张图编个故事就能毁掉一个人的事件,为何屡屡能够成功?”网友“量子太阳风”发出诘问。
复旦大学教授沈奕裴认为,要警惕批“媛”行动背后的群体“污名化”现象。这种“污名化”通常具有三个阶段:放大个别特征,将其负面化;将负面特征格式化到对应群体;将群体负面特征对应到个人身上。
短期来看,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是当事人,尤其是对仍在校园中成长的青少年会产生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长远来看,类似事件在真相不明的前提下发酵传播,加重的是不同性别、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偏见与撕裂。
“后真相时代”的价值冲突与人性之恶
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对特定女性群体污名化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性别对立的问题。其折射的是社会群体间的价值冲突,而这种价值冲突源于认知差异,考验的是人性善恶。
被称为“开口就喷”的干垃圾,网络键盘侠臭名昭著由来已久。批“媛”行动似乎让部分键盘侠羞于营造道德制高点的人设,而是赤裸裸地暴露恶俗的本性。近期,一张所谓老夫少妻的合影在网络疯传,配文是“73岁东莞清溪企业家豪娶29岁广西大美女……”,结果事件很快发生反转,当事人出来辟谣,照片源于她几年前跟外公拍的纪念照。
作为典型的导火索,该事件让网络不同群体之间的骂战再度升级。“‘年轻女孩嫁富老头’这些个段子可太抓他们嗨点了。发出证据辟谣,人家就一句‘认真你就赢了’然后继续口嗨其他事。”网友“静z49”说。目前,造谣的营销账号已被封禁,涉嫌造谣者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但这些人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是一群人的疯狂。有“开篇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始作俑者,也有“吃瓜不嫌大”的乌合之众。
键盘侠的依仗是什么呢?是集体无意识的偏见,是群体性的恐惧,是“见不得别人好”甚至“只要你过得没我好”的社会心态……
英国学者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说,后真相时代具有两个最重要特征:一是情感先于事实。二是消解事实成为常态。一方面,介于真相与谎言之间的“第三种现实”及其引发的情绪,更能左右人们的观点。另一方面,明明知道传播的信息很可能是虚假或不实的,但人们会基于当时的情绪或为了迎合某种利益而选择相信。
每一次舆论事件的反转都可以带出一系列议题的衍生。大多数加入“团战”的人,其实都是“大戏”中的群众演员,价值阵营中的无意识伴随者。而舆论纷争的背后,总能顺藤摸瓜找到社会结构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利益格局重组、贫富差距变化、正义邪恶交织……人们需要各种标签来实现自身价值认同,却往往又陷入了角色扮演的混乱。尤其需要警惕和治理的,则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违法乱纪者和利益集团代言者。
警惕“泛标签化”
“xx男”“xx媛”,都是舆论给部分群体贴上的标签。头顶标签,受众人指点——后真相时代的人类,应警惕“泛标签化”的风险:因为知见差异,或因傲慢与偏见,而把自己和他人压平压扁、扭曲异化。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标签也是。当标签作为一种阶层呼唤流动的目标,可以催人奋进。但泛标签化,便会催生出焦虑、恐惧、内卷、对立甚至仇恨,因为过分强调差异性而忽视当今时代人类的共性。
泛标签化的症结核心是缺少系统、有效和丰富的背景来作为“识人”的支撑。能不能把节奏放慢一点,把评价拉长一点呢?过去,社交方式远没有如今那么发达,人们用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书信来剖白自己,了解对方。有关人的背景,绝不仅仅只是一张图、一段话或者一串数据而已。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该如何看待和思考变得更加重要。如何尽可能避免自己被误导或无形中成为谎言的传播者?社交沟通中需要观察三条道德标准:信息在基本事实上是否是正确的;它是否想取得受公众支持的、建设性的结果;它会不会使受众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
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步伐愈快,我们愈加希望通过提升知见来改变世界。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傲慢而有偏见的人,是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最大阻力;自由而健全的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真正力量。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尺度、分寸与超越。很多时候,笑而不语,恰是智者的审慎。